
背景及需求
水域安全一直是時刻關注的焦點問題,洪澇水災、海上救援、溺亡現象在我們生活當中時有發生;水域溺亡事件是全球突發死亡事件中可預防的第三大致傷亡因素。而同時水域救援是一項突發性強、時間緊迫、技術要求高、救援難度大、危險性高的救援項目;當遇到水域事故時,僅靠單人作戰是無法完成救援任務的。因此一般水域救援任務行動都會以團隊形式展開;團隊中分工明確,不同職責在執行任務中分別進行相對應的聯合協調工作,才能確保整個救援行動能夠順利展開。然而水域事故也有嚴重等級之分,如遇嚴重級別高、需救援人數多、救援環境惡劣的水域事故,往往需要多個救援小組共同執行任務;此時對于人員及設備的合理調度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需要緊急救援時,多小組無法高效協同作戰,后方指揮對前方現場救援實時現狀不明,無法實時調整救援策略,對每個小組的救援出勤情況、人員管理、設備管理,救援特點專長等具體情況也沒有辦法了解,無法第一時間調度正確的人員與設備。
水域救援系統系統介紹
JTT水域救援系統是針對上述水域救援調度存在的問題,自主研發的一套集后端遠程指揮中心、前端指揮部及前端救援裝備于一體的水域救援系統,后端指揮中心應急指揮平臺分級管理及調度,前方救援現場數據的上傳并及時進行指令的下達,從而提高決策效率和救援效率。所有前端智能設備均與前端指揮部及后端指揮中心通過無線進行通信,前端遠程指揮中心根據其所接收的智能設備數據統一進行調度,指揮救援工作有序進行。
應急指揮平臺
應急指揮平臺是水域救援系統的大腦,既具備了數字集群的所有功能并且融入了視頻內容,將有線、無線、專網以及前端各種類型的智能救援終端數據進行了全方位的融合,在一套系統中整體實現一體化指揮調度。產品集語音調度、視頻調度、視頻會商、GIS地圖、輔助決策(電子地圖、信息化軟件、數據分析、智能分析識別等)于一體。
* 應急指揮平臺工作流程 - 水域AI安防布控
針對固定水域周邊部署AI智能攝像機,對不適宜人去游泳容易發生意外事故的區域設置警戒區域,無人值守的情況下,在視頻畫面中設置虛擬警戒區(單線、雙線、矩形或者不規則多邊形),判別人員入侵,在后端指揮系統觸發報警。還可聯動語音設備,進行語音呼叫。若出現溺水情況后端指揮中心立
即就近調度相應救援設備自動前往水域進行自動救援。
* 應急指揮平臺工作流程 - 前后端一體化救援
由于無人機速度快、空域不受環境阻礙,能在較短時間內到達救援人員無法立即趕到的位置,并進行前期情況的偵查或運送一些緊急物資。因此應急平臺首先就近原則控制預先待命無人機進行現場偵查,同時依照現場救援場景需求就行智能救援設備的合理調度。
* 應急指揮平臺工作流程 - AIS系統
同時智能救援設備也可配備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應急指揮平臺與船舶識別系統互聯互通,對一些救援及搜救智能救援設備無法單體完成的情況下還可通過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請求水域附近的船舶前往馳援。
前端水域救援設備
水域救援系統前端智能救援設備主要包括水域AI智能攝像機、空中救援無人機、水上救援機器人、水上救援艇、水下救援機器人等,組成從空中、水面、水下立體化救援系統,應對不同的救援場景需求,所有前端智能救援設備均與前端指揮部及后端指揮中心組成一體,聽命于應急管理平臺的統一調度,讓指揮救援工作有序、有效地進行。
1. 溺水情況 - 應用效果
大海、湖泊、碼頭、濱江、河流,在我國大部分水域已納入管理,但因為人員游玩、聚集、活動等因素,水域的意外可能會容易發生。如果遇到危險,前端系統實時監控,遇到情況立即將傳輸現場圖像到后端,派遣前方水上救援機器人和人員前行營救,及時挽救損失。
2. 洪災情況 - 應用效果
每年4-9月汛期,廣西、貴州、廣東、湖南、江西、重慶等26省年會都遭受洪水災害的影響。據統計,僅2020年受災人數就達1122萬。通過水域救援系統則可以提前通過前端監測到現場情況,系統同時也集成GIS地圖定位現場區域,在后端收到圖像后會跟前端聯動,及時派遣水上救援艇進行多人營救,以提高緊急搜救效率,降低更多損失。
3. 打撈與搜救情況 - 應用效果
水域打撈和搜救是一項極其復雜的任務,它水底環境復雜、能見度低、范圍廣,甚至在秋冬天其溫度低下,給消防、救援隊等帶來了挑戰。而系統前端AI智能攝像機可以監測報警或者后端接收現場的打撈求助,后端則可以指派前端水下搜救隊伍前往現場,使用水下機器人協助打撈,以完成搜尋、救撈任務,并提高搜救效率,降低成本。
4. 水域監測情況 - 應用效果
夏季是強降水的高發期,也是中小學生甚至是大人意外事故的高發期。在一些偏僻的江河、湖泊、水庫、水塘等地方,往往給安全監管帶來巨大挑戰。水域救援系統具備無人機監控喊話和AI智能攝像機人臉24小時的識別監控能力,能夠快速捕捉人臉,以及越界偵測智能報警,對水域區域全覆蓋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且上報后端,派遣前端設備和監管人員抵達現場予以救援,并保證安全。
應用案例
水域救援系統平臺由后端遠程指揮中心、前端指揮部及前端智能救援裝備于一體的水域救援系統,主要包含建立分級的指揮調度系統、方便指令的下達和救援現場數據的上傳等功能。系統已納管全國636個水域、前后端共11萬從業人員、共派遣執行任務次數6838次、及時挽救3360人。
* 前端水域安全監測與預警:
無人機巡邏監控與喊話警示以及AI智能攝像機24小時多角度識別監控,將快速捕捉人臉,并通過越界偵測的智能報警,以及時發現問題并且上報后端,派遣前端設備和監管人員抵達現場予以救援,保證安全。
* 前后端救援高效執行:
后端收到前端監控設備回傳的數據畫面、圖像畫面等信息,后端可跟前方進行視頻會商,并針對救援現場狀況迅速派遣救援設備和救援人員,以最高效的方式降低風險和損失。

